黄药子,过气中药材
黄独(Dioscorea bulbifera)来自于薯蓣科,薯蓣属,别名山慈姑,零余子,黄药子。
缠绕草质藤本,块茎卵圆形或梨形,直径4-10厘米,通常单生,外皮棕黑色,表面密生须根。
茎左旋,浅绿色稍带红紫色,光滑无毛。叶腋内有紫棕色,球形或卵圆形珠芽,大小不一,最重者可达300克,表面有圆形斑点。
分布河南南部、安徽南部、江苏南部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陕西南部、甘肃南部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。
本种适应性较大,既喜阴湿,又需阳光充足之地,以海拔几十米至2000米的高山地区都能生长。
多生于河谷边、山谷阴沟或杂木林边缘,有时房前屋后或路旁的树荫下也能生长。
块茎含呋喃去甲基二菇类化合物及黄药子萜A,黄药子萜B,黄药子萜C,后三者均有苦味。
主治甲状腺肿大、淋巴结核、咽喉肿痛、吐血、咯血、百日咳;外用治疮疖。
黄药子在20版的药典,及15版的药典中均未收录,不知是否曾经存在于其他版的药典中。
也是在罗平同事家遇见的,她说以前可以挖来卖,有人收,现在很没有人收了。
我想大概是因为含有肝毒性成分,然后逐渐被弃用,成为冷背药材。
小伙伴说小时候,挖出来,一大个丢火坑里,炕熟了,就像洋芋一样剥皮吃。不过苦的很,吃一口就不要了。
我们来了解一下文献中关于“黄药子”,这味“过气”药材的介绍,目前在部分地区,黄药子仍有应用,我们了解一下他的安全性。
黄药子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独的干燥块茎,药用历史悠久,历代本草均有述及。
《开宝本草》:“苦、平,主诸恶肿疮瘘,喉痹,蛇犬咬毒”。
《本草纲目》:“凉血降火,消瘿解毒”,以其具有凉血消癭,解毒消肿,化痰散结等功效。
临床上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、多种癌症及疮痈肿毒等,疗效良好。
但本草中对黄药子的毒性未明确,现代医家逐渐意识到其长期使用的毒性,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其:“苦、辛,热,有小毒”。
黄药子及其复方制剂所致不良反应的报道较多,包括肝脏、肾脏、胃肠及甲状腺毒性等,其中仍以肝毒性的研究为主。
黄药子成分按化学结构主要可分为二萜内酯、甾类皂苷、黄酮类等,此外黄药子的块茎中还含有鞣质、蔗糖、淀粉及微量元素等。
现有研究显示二萜内酯类化合物,是黄药子的主要有效及毒性成分,以黄独素B和8-表黄毒素乙酸酯为主,此类化合物常用乙酸乙酯、氯仿等有机溶剂萃取。
黄药子致肝损害以肝功能损害为主,女性和中老年人是黄药子复方制剂引起的肝损害的高风险人群。
雌性大鼠口服后对DB的吸收明显优于雄性大鼠。
黄药子肝毒性与剂量、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,且中毒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存在可逆性,故通过药物配伍来制约其毒性在临床中是可行的。
当归配伍黄药子可以显著降低,黄药子主要成分DB等的质量分数,且黄药子与当归以1:2比例配伍后预防肝损伤的效果最佳
甘草是临床常用的解毒配伍药物,黄药子与甘草以1:2的配伍比例效果较好。甘草减毒作用另一重要途径是抑制抑制反应性代谢物的生成。
阿魏酸是阿魏、当归、川芎、黄连等中药中存在的酚类化合物,研究表明阿魏酸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,及抗肝损伤等作用。
阿魏酸可通过抑制肝内炎症,和肝细胞凋亡来预防DB诱导的急性肝损伤。
黄芩、黄柏对黄药子造成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,能减轻肝细胞坏死,防止纤维化和脂肪变性,能保护黄药子引起的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。
黄芩、黄柏与黄药子以2:1配伍比例减毒效果明显,且黄芩和黄柏减毒效果相当。
黄药子的介绍就到这里啦,黄药子药用历史悠久,在治疗甲状腺疾病、恶性肿瘤等疑难疾病中疗效显著。
但其肝毒性的大量报道,使众多医家望而生畏,极大降低了黄药子的药用价值。
黄药子的有效成分和其毒性成分,具有很高的重合度。因此,在规范、合理的使用原则的指导下,才能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。
黄药子所致肝损伤大都是超时、超量用药的结果,应避免长时间用药,重视解毒配伍,如当归、甘草等。
声明
医家讲求“辨证施治”,人人“证”皆不同。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,不构成用药建议,如有需求,请谨遵医嘱。
参考文献
[1] 李俊 肖瑶 晏蔚田 柏力萄 魏军平 黄药子肝毒性及减毒配伍研究进展 中华中医药学刊
[2] 中国植物志